陈叔宝并不具备作为皇帝的才能,治国之道对他来说仿佛遥不可及。他把心思根本不放在治理国家上,纵然敌军直逼家门,他也无动于衷。每日沉迷于与后宫妃嫔们嬉戏、吟诗作对和饮酒作乐,正是这样无所事事的生活,最终让他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选择了跳井避难。688年,隋朝的杨广将躲在井中的陈叔宝捞出,带回了长安。随后,陈叔宝表现出了他那令人震惊且毫无顾忌的一面,正是凭借这份坦然,他得以安然无恙地度过了余生。然而,历史也记住了他,称他为“史上最不知羞愧的亡国之君”,他在敌国甘于遗忘旧日的荣光,甚至无耻地寻求官职。
在历史上,绝大多数亡国的帝王被俘后多半命运悲惨,然而陈叔宝恰恰成了个例。隋文帝对待他十分宽厚,不仅没有将他幽禁,更没有下令处死他,而是每日都设宴款待,供他享受丰盛的饮食,并且允许他上朝聆听政事。有时,隋文帝甚至会将他召入皇宫,共进晚餐,惟一的禁忌是禁止在宴席上奏响江南的乐曲,以免唤起陈叔宝对昔日亡国的痛楚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隋文帝能够如此宽容,源自于他性格的宽厚,同时也与陈叔宝对国破家亡的态度有关,后者似乎对自己的命运毫无在意,宛如亡国的不是他一样,这使得隋文帝对他颇为放心。此外,隋文帝还娶了陈叔宝的妹妹宁远公主,这层亲缘关系更是使得他无须对陈叔宝施加过多的限制。
展开剩余60%在长安的日子里,陈叔宝依旧过着如同在建康时的奢靡生活,整日沉醉于美酒美色与诗词之中。尽管隋文帝心中时常想劝他注意身体健康,但转念一想,他已经失去了帝国,陈叔宝的这些嗜好似乎并不会有什么 harm,于是便任由他如此放纵。隋文帝原以为陈叔宝这样挥霍的生活虽不应,但实际上更希望这些可以让他安心。然而,难以想象的是,陈叔宝毫无底线地向隋文帝索要官职,他觉得没有正式的职位实在是有些不便。隋文帝对他的无耻感到愤怒,简直无言以对,只能默念“无耻至极”几字。
然而,细想之下,陈叔宝真的是对亡国毫无感觉吗?他曾是一个统治者,即使在荒淫无道的日子里,作为一国之君就算普通百姓都会对国亡心生痛楚,他怎能对此毫无感触?或许他只是选择了隐藏这一切,心中不愿显露出自己的脆弱。尽管隋文帝对他好,但只要他流露出对亡国的痛心与东山再起的渴望,其命皆在旦夕之间,因此他只能以对亡国漠不关心的姿态装作无所谓,祈求自我安生,从而让隋文帝认为他仅是一个率性而行的亡国之君。
即便如此,陈叔宝的伪装似乎颇为成功,他在隋朝安稳地活到五十二岁。然而,由于之前长期酗酒埋下的健康隐患,使得他在病重后不久便去世。其逝后,隋文帝追封他为大将军、长城县公,谥号“炀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的家族在隋朝中大多数得到了重用,比如他的弟弟陈叔达在隋朝任职至内史舍人,而在唐朝时更是官至宰相。因此,在回顾陈叔宝的一生,尽管他的荒淫无度,但并不能说他完全没有价值,此人显然是不适合担任皇帝。
发布于:天津市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