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575分未达要求被父母扫地出门合理吗?
有网友说:
"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决绝,现在的孩子承受能力太差,还锻炼的锻炼,不能太猛,只要孩子尽了最大努力学习,没有遗憾就好,我只求孩子平安快乐,不要有太大的负担和压力。"
事件背景概述
2025年7月7日,湖南长郡中学一名尖子生小凯(化名),高考物理类考了575分,因未达父母考上985高校的要求,被父母扫地出门,换了家门密码,切断生活来源。小凯曾是长郡中学公认的尖子生,高一入学成绩稳居年级前列,但后来沉迷手机,成绩下滑,父母多次提醒无果,最终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矛盾爆发。
认为父母做法合理的理由
孩子的堕落程度与态度问题
展开剩余66%小凯刚入学长郡中学时成绩稳定在年级一百名左右,是清北苗子。然而他沉迷手机,上课藏在课本后刷短视频,夜里蒙着被子打游戏,早自习基本在厕所度过,晚自习时常溜号,成绩从年级前列滑落到全校倒数。父母可能经历了数十上百次的失望,苦口婆心劝说也无济于事。其母亲提到文凭和考上什么大学不重要,重要的是做人要讲规矩有底线,小凯这种自暴自弃的学习态度让父母寒心,父母希望通过极端方式让他认识到错误。
学校环境与期望落差
长郡中学是国内排名前十的中学,一本上线率超过95%,截至7月6日,尖子班已有26人被清北提前录取(含强基、保送等),全校清北录取总数预计超60人,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水平。小凯本有机会问鼎清北、稳上头部985高校,对于父母来说,575分与期望差距过大,他们可能觉得孩子没有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和自身曾经的优势。
认为父母做法不合理的理由
忽视孩子努力与成绩的相对性
对于一般孩子而言,575分是一个不错的成绩,超过了湖南一本线约60分,是很多家长和孩子求之不得的分数。父母将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,忽视了小凯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也付出了努力,只是由于之前沉迷手机基础受到影响,未能达到父母的高要求。
极端教育方式的弊端
从教育角度看,青春期孩子需要理解与引导,而非简单的服从 - 惩罚模式。父母切断生活来源、逐出家门的极端行为,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、逆反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。而且这种方式涉嫌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,在伦理层面,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方式可能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长远负面影响。
家庭教育的不足
父母在发现小凯沉迷手机时,采取的干预措施不恰当。只是简单地没收手机、限制使用时间等物理隔离手段,没有深入了解小凯沉迷手机的深层次原因,如学业压力过大、缺乏自信、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,他试图通过手机来逃避现实,寻求安慰。这种缺乏沟通和理解的教育方式加剧了矛盾。
综上所述,父母的做法不能简单地用合理或不合理来评判。在这件事情中,父母和孩子都存在一定问题,家庭需要通过更好的沟通和理解来解决矛盾,父母应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,孩子也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。
发布于:浙江省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