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师,我已经考虑清楚了,我不打算接受这个保送名额,请您把机会留给其他有需要的人。”
“你确定吗?清华的保送机会可是非常难得的,真想清楚了吗?”
“我确定,老师。我更希望能通过高考,凭借自己的实力,像其他人一样,通过努力进入大学。”
展开剩余90%说话的这位高三学生名叫贺维艺。2013年,在高考前,他果断放弃了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。面对父母和班主任的困惑和不理解,贺维艺没有过多解释,迅速投入到高考的紧张备战中。
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,以及北京大学,这些学校向来是无数学霸争相报考的梦想之地。那么,贺维艺为何能如此果断地放弃清华的保送资格呢?这个自信的学生,他最后又走到了怎样的结局呢?
天赋与努力的完美结合
1994年,贺维艺出生在湖北襄阳的一个普通家庭。虽然父母的学历不高,但他们对贺维艺的学习并没有过多的要求,他们只是希望他能平安、快乐地成长。
然而,令父母没有料到的是,原本“放养”的儿子竟然在学习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。贺维艺从小就是班级中的学习积极分子。看着孩子在学习上如此有主见,父母给予了他极大的自由,只在经济上提供支持,很少干预他的学习。
然而,最让人惊讶的是,贺维艺竟然从未参加过任何辅导班。“只要听懂课堂上的内容,就不需要额外花钱去补习。”这是贺维艺的想法。他的中学老师曾回忆道:“贺维艺上课时的专注力非常惊人,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半堂课,而他的思绪始终紧跟着我,真是从未见过他分心。”贺维艺不仅不参加补习班,也从不依赖“题海战术”,并且他从来没有熬夜的习惯。
贺维艺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,课外时间他也不会浪费,经常自觉阅读课外书籍,拓宽自己的知识面。无论是经济学还是文史哲学,他都广泛涉猎。
此外,贺维艺的英语口语能力也非常出色,这要归功于他长期收听英语广播和阅读英语原版小说。“他的英语口语特别流利,每当我们还在考虑如何开口时,他已经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别人交流了。”
除了学术,贺维艺还非常热爱运动,尤其是在学校的篮球场上,常常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。因为长期参与运动,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好,几乎没有生病,也从未因病缺课。
不仅如此,贺维艺还具有显著的艺术才华。在学习和运动之余,他还学会了长笛和钢琴,并多次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担当演员,成为学校里公认的“全才”。
在中考时,贺维艺凭借全A的成绩成功考入了襄阳五中,这所学校在当地名声响亮。进入五中后,贺维艺的成绩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他在高中阶段几乎每次都稳居年级第一,偶尔失误,也始终能稳居年级前五。
他的班主任冯长春老师,十分看好他,认为“如果贺维艺保持目前的成绩,他完全有可能考入清华或北大。”
在五中,贺维艺比初中时更加努力,他深知自己身边的同学们都经过了中考的选拔,因此,他们的水平基本相当。虽然他成绩突出,但贺维艺依然十分谦虚,遇到不懂的问题,总是会虚心向老师或同学请教。
此外,贺维艺总是第一时间解决问题,绝不将问题留到第二天。如果课堂上没有听懂某个问题,他会主动去找老师请教,直到当晚把问题搞懂为止。
因其谦逊与幽默,贺维艺并未遭到同学们的嫉妒,反而大家都很喜欢他,甚至给他起了个“贺半仙”的昵称。随着高考的临近,贺维艺逐渐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学习上。
2012年,作为高三学生的贺维艺,决定参加全国奥赛物理竞赛,借此检验自己两年多来的努力和积累。结果,这场竞赛的成绩几乎改变了贺维艺的未来。
放弃保送,选择高考
奥赛物理竞赛结束后,贺维艺立即把所有精力投入到高考备战中。当竞赛成绩公布时,班主任首先将全国一等奖的好消息告诉了他,然后神秘地把他叫进了办公室。
“老师,成绩不是已经告诉我了吗?你还有什么事?”贺维艺心里暗想。
原来,班主任有一个更大的消息要告诉他——因为在物理竞赛中取得的好成绩,清华大学的物理专业向贺维艺抛出了保送的橄榄枝,决定免试录取他。
班主任原本以为,保送消息会让贺维艺欣喜若狂,然而贺维艺却显得非常冷静。他淡淡地说:“老师,我需要再考虑一下。”
冯长春老师以为贺维艺还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,于是让他先冷静一下。原本以为两三天内能得到答复,然而,贺维艺却迟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。冯长春开始焦急起来:“这孩子难道真把保送的事忘了?”
终于,冯长春再次找到贺维艺,而这一次,贺维艺的回答让他彻底震惊:“老师,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放弃这个保送名额,请把它留给其他更需要的人。”
班主任百思不得其解,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,谁都会争取。然而贺维艺却毅然决定放弃,选择走另一条更加不确定的路。
甚至连同学们都觉得非常遗憾,为贺维艺放弃保送而感到可惜。在同学们的追问下,贺维艺坦白了自己的理由:“我一直想学的是经济学。”
原来,贺维艺从小就对经济学充满兴趣,且早早就把清华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作为自己的梦想,早在初中时,他便开始阅读《经济学原理》等书籍,将经济学家林毅夫视为自己的偶像,并立志要在经济金融领域有所成就。而此时,清华大学抛出的是物理专业的保送名额,这显然与他心中的梦想相距甚远。
虽然贺维艺一向独立且坚定,但面对清华的保送,他也曾有所动摇。最终,在“安全”和“梦想”之间,他毅然选择了后者,决定放弃保送,参加高考。
当贺维艺的父母得知他决定放弃保送时,虽然感到震惊,但他们没有干涉,因为他们深知一旦儿子做出决定,任何人都无法改变。
放弃保送后的贺维艺,开始全力投入到高考的冲刺阶段。尽管是最后的冲刺,他仍保持着从容的心态,并没有给自己施加过多压力。他每天依然保持着规律的作息,跑步、学习、吃饭,偶尔还会通过玩“红警”来放松自己。
2013年6月,贺维艺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考场。在经过两天的紧张答题后,高考宣告结束。尽管大部分同学心情复杂,甚至有些愁眉苦脸,贺维艺却显得格外轻松,仿佛这场考试与他无关。
很快,成绩公布的日子到了。“贺维艺,689分,湖北省理科状元。”
这一消息传来,贺维艺的父母激动不已。而贺维艺则依旧浑然不觉,甚至忘记了成绩发布的日子。当有亲戚朋友在打电话庆祝时,他依然在床上呼呼大睡。
父亲忍不住将他从床上拉起,告诉他成绩的好消息。贺维艺揉了揉眼睛,淡淡地问道:“老爸,你没开玩笑
发布于:天津市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